桂林投入近百亿元建设乡村公路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记者沈青)在党的十九大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振兴乡村,桂北大地也行动了起来。5月10日,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印发。5月26日,桂林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大会。
从上至下吹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桂林将从今年展开道路交通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其成为了振兴乡村三年计划的重中之重,将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铺就快车道。
近百亿元投入乡村公路建设
骑行在绿树、鲜花围绕的道路上,眼前是清晰的交通标线,荔浦县茶城乡屯留村李毛然感叹,这条荔浦县内的乡镇公路比城市里还美。投资697万元建设的荔城镇莲塘至双江镇公路是荔浦首条景观乡镇公路,途经双江镇永坪、江埠两个行政村和两江社区,终点在双江镇集镇。“四季常青、四季有花,一路一景、一季一景”,荔浦县在“四好农村路”基础上着力打造路畅景美的农村公路,农村公路生态化、景观化已成为农村的新亮点。
县乡联网的“动脉”畅通漂亮,遍及农村的“毛细血管”也打通了。目前该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27公里,13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水泥、沥青路,全县122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
在《桂林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项目建设表》(征求意见稿)中,桂林拟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项目755个,其中重点攻坚乡镇公路、通自然村公路、建制村联网公路等道路建设。
乡镇公路方面,全州至凤凰、龙胜瓢里至平等等一批乡镇公路都已经在建。计划在今明两年开建的还有青狮潭至公平的15公里三级路等一批项目。
桂林还计划建设四级公路项目300个共780公里,每年建设260公里;建制村联网计划建设407.4公里,并且还将实施一批窄路加宽项目。
有了这些遍及县城、乡镇、农村的道路基础设施,桂林的农村路将连线成网,为振兴乡村打造快车道。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大升级
除了农村公路,围绕振兴乡村而打造的骨干通道也让桂林受益。2017年,桂林不仅新增龙胜、资源两个县通高速公路,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永福至三皇、国道322线兴安县绕城公路、桂三高速出口至龙胜等国省道项目改造步伐加快,去年举办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骑手们奔驰的雁山兰口至大田公路也是刚刚完工就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在《桂林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项目建设表》中,8条二级公路计划在2022年前全部完成,涉及荔浦、平乐、恭城、全州等大部分县区。
除道路建设外,在桂林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还将对涉及民生的城乡公交、场站、渡口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大升级。
截止到2017年底,桂林37.67%的建制村有便民候车亭,56.39%的乡镇有等级客运站。市交通运输局的相关责任人介绍,这些便民基础设施将大幅加强,从今年开始,桂林将建设农村地区的便民候车亭457个,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市便民候车亭覆盖81%的建制村。同时,建设乡镇等级客运站21个,实现全市乡镇等级客运站覆盖率达到71%。
打造宜居乡村赶超城市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也是关键。除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外,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也被纳入了桂林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即“路、水、电、气、网、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行。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协调推进”,以实施“书记工程”为突破口,探索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凸显文化、生态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特色鲜明的汉唐风格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临桂区会仙镇的旧貌换新颜,正是“书记工程”的代表作。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了三批“书记工程”。
同时,我市力争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全面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制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启动新一轮“厕所革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工作任务,实现村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让乡村天蓝地绿、村美人和。
根据广西公布的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除了电网的能源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外,还将重点建设包括永福在内的县级支线管道以及天峨、巴马等供气站项目;推进包括阳朔—荔浦等县级支线管道项目前期工作,总投资达到29.17亿元。也就是说,永福、阳朔、荔浦等县居民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和城市的居民一样用上管道天然气。
未来桂林乡村什么样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一番话已描绘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在5月26日召开的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大会上,也对桂林的乡村振兴做了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总目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与全国同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这样的目标和愿景并非遥不可及。人字坡屋面,红墙白线条,屋顶凤扳爪……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矮寨村,一栋栋房屋屋顶上雪白的凤扳爪映入眼帘。壮、汉、瑶等多民族文化在矮寨交融,村民建房严格沿袭当地房屋建筑特色,使乡土建筑工艺得到活态传承。
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思路,恭城传承“坡屋顶、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木格窗”等瑶族建筑元素,全域规划建设美丽乡村,高标准完成7个集镇和500个村屯规划,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们把乡土特色建设示范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依托山水环境,因地制宜推进环境改造,既留住了乡愁,又提升了旧房的居用功能,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效率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路子。”恭城县委负责人说。
桂林的乡村振兴蓝图,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务服务提升为两个抓手,围绕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工业、旅游、健康、生态经济等产业发展而形成地一盘大棋。也不仅是一味地照搬其他地域城市的农村建设规划,盲目投入,而是突出桂林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桂林版“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