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动矿山生态化、市场化治
河北省今年将对2057处无主矿山进行综合治理,截至8月底已有1722处治理工程开工。
太行山、燕山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多年粗放式的矿产开发带来不少环境问题,尤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数量多、治理难度大。根据2015年摸底,河北亟待修复的无主矿山共有4330处、30.49万亩。
据了解,从2016年起,河北持续推动露天矿山环境整治,已完成1648处无主矿山的综合治理,今明两年将对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基本整治“清零”。
为推动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河北省级财政今年已安排6亿元专项补助资金,还明确了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尽快“还旧账”,不再“欠新账”。河北严控矿产资源开发,实施矿业权减量化管理,停止新上露天采矿权和已有露天采矿权扩大矿区范围审批。此外,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活动的日常监督,督导矿山企业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
此次新上露天采矿权和已有露天采矿权扩大矿区范围审批受限,会造成砂石骨料企业资源难找的短暂困境以及开采成本的提升。但如果能够结合矿山修复、尾矿治理,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矿山开采道路,也是因祸得福。如今的露天开采还是存在的,毕竟成本方面相比封闭式开发、层级式爆破要低,但遗留的环境问题也会较多,不过未来这种开采方式将逐步摒弃,砂石骨料企业要充分准备、及早播种、持续深耕、拼的收获,而不应再留恋过去的开采方式。